乌卡时代,你准备了哪些职业“逃生路线”-世界通讯
如今大环境不好,应届生找工作难,在职人士心惊胆颤怕裁员:
环境变化这么快,我要怎样准备才能不被淘汰? 对于职业选择,除了换工作试错,如何低成本地找到擅长且热爱的方向?时代在变化,新机会不断,但其中真正属于普通年轻人的机会是什么?
事实上,这些不只是个体的问题,是整个时代的问题。
(相关资料图)
80后所处的职业环境相对确定、变化慢,打拼逻辑简单、明确,选对一个方向,坐上自动扶梯,按部就班地升职便能获得可观的财务回报。
而当代人所处的职业环境是前所未有的动荡与不确定。技术迭代使得传统行业面临大规模升级改造,企业生命周期缩短,新旧工种快速更替,工作内容也面临着剧烈变化。
VUCA时代,新一代职场人需要怎样做才能在未来拥有更多主动选择权 ?
任何人的职业规划都应该至少同时做好3手准备
LinkedIn创始人霍夫曼曾提出“ ABZ职业规划理论 ”:任何人的职业规划,都应该至少同时做好3手准备。
A指当下从事的工作,它提供主要经济来源 。
如果A正是你想持续深耕的方向,你要做的是不断精进获得稳定收入的能力,拿到闭环经验,积累作品,将价值沉淀在身上。
B指在主业外探索、培养更多潜在机会 。
Z计划则是指设立风险控制机制,即退路、兜底选项 。
例如定投、储蓄,开源节流,或掌握一门不可抗力因素出现时仍能赚取收入的手艺。 该计划能帮助我们应对A/B计划中的不确定因素 。它可以是在B转化到A这个过程所需的启动资金,也可以是放飞自我的f*ck you money,或是被失业时仍能保证短期基本生活的资金。
实际上,大部分人的A并不是自己当下最理想的工作选择,它往往安全、体面,但同时也缺乏想象空间,不能完全满足个体探索更多的需求。
这时候, 在主业之外设立相辅相成或能加持主业的B便是不错的开始 。
小材大用,一鱼多吃用互联网“放大”你自己
因为我的主业是营销、公关方向,平时经常会接触到很多博主、自媒体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最受益的一课是 “放大”思维 。
他们非常善于利用“内容+互联网”的杠杆放大自身价值,生活的任何部分都可被拿来当成放大的素材,一句观点、一段经历、一顿饭、一场旅行......
有一次与博主朋友相约喝茶,交流彼此成长感悟的契机,我亲眼目睹了这一令人震惊的“放大”过程。
除了喝茶聊天,他们还会架好相机记录全过程,录播客,开直播......如果谈话过程碰撞出有趣的观点或想法,他们会双眼放光,飞快地拿手机记下来,没一会儿,你便能看到这些观点被润色成精妙的文字出现在他们自媒体账号的更新列表里,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一次喝茶小聚等于什么呢 ?
也许是 = 一次朋友相聚谈心,一场高质量、相互滋养的对话= 一场用来消磨时间的周末休闲活动
而在博主朋友的认知里,一次喝茶小聚远不止于此。它还
= 一次与朋友之间相互碰撞、学习交流、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的机会 = 一条成长记录Vlog/短视频素材 = 一篇成长复盘的公众号文章/小红书笔记 = 一次对谈直播 = 一期可以发到音频平台的对谈播客 = 关注数增长、链接互联网另一端人群、构建影响力的机会= 一条微博/朋友圈,与粉丝对话的机会
对比一下,你便知道对于同样一件事,投入相同的时间、成本及注意力,不同认知和行为所导致的投入产出比也会大相径庭。
我这才意识到,过去自己错过了多少潜在放大自身价值的机会。
通过持续分享真知灼见到网络,不仅无限放大了内容传播广度,也是把创作时间一次性“出售”多次,从而启发、帮助到更大范围的人 。利用“网络+内容”杠杆,既能放大个人价值,丰富社交名片,又能高效地构建多元关系网。
实际上, 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职业空间,但许多人却对此视而不见 。
例如0成本开一个账号开始坚持写作,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积累几千几万粉丝,或者投稿领域内有名的账号获得十万加......
或者在知乎发贴获得百赞、在豆瓣当过组长,在小红书是个几万粉的博主,想应聘互联网运营岗位就会被优先考虑。
我身边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我发小就是因为自己做小红书账号拥有几千粉丝而获得了在小红书工作的机会;例如我听众中的一位创作者从16年开始坚持运营公众号,每月更新,现在已积累几十万关注,后来他应邀加入新媒体公司,担任内容总监。
以上种种不仅可以写进简历里成为亮眼的作品案例,同时也是建构自身影响力的绝佳实践 。更重要的是,持续分享并不需要多强的天赋,后天坚持练习,普通人也可以取得可观的成果。
用网而不只是上网,运用“内容+网络”双重杠杆,输出内容,建构自己的影响力是一件稳赚不赔的探索。因为哪怕最后没有成为博主,持续输出也是锻炼自己思维表达能力的机会。
当你持续在互联网上分享内容获得影响力之后,你未来的客户、老板甚至不需要再看你的简历,就已经对你有所了解。而人往往会与自己了解、认可且信任的人合作。
把自己“产品化”产生“睡后收入”
当B成熟后,可以成为你的副业去加持主业,甚至取代A成为主业。
拿我个人举例,主业之外,我也在运营自媒体,同时拥有一档人物对谈播客,这就是我的B计划。
前面提到,我的主业是做品牌营销,而通过运营自媒体及持续的内容创作,我得以近距离地接触用户,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流量、品牌、内容之间的关系,从更微观的层面上把握用户的内容偏好。同时, 也让我以打造个人品牌的维度理解营销,懂得如何通过内容建立品牌,并持续创造价值 。
通过做人物对谈,我得以了解各行各业不同的人生故事和经验,这个过程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不同行业的认知,让我获得了把主业做得更好的创新化视角,增加了我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对自我的了解。
借由网络进行发布、分享,我的每一场对谈、每一篇文章得以持续释放它的影响力 。在我睡觉时,这些内容的点击量仍在增长,仍然在为我创造源源不断的连接与可能性。
除了让我拥有了自己的读者群体,获得稀缺的合作机会之外, 它可以让我构建起个人品牌及差异化的影响力,为我带来收入 。同时,它所波及的人群也被无限放大,让我高效地链接到不同领域志同道合的群体。
由于网络的效率,我收到的听众反馈及时且多元,这些反馈常常启发我做出崭新的改变, 鼓励我持续分享优质内容,建立输入、输出的正向循环 。
自媒体时代,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和舞台 。找到你的受众,找到喜欢、擅长并可持续投入的细分领域,成立自己的自媒体/成为该领域的内容创作者,将自己的天赋技能化、作品化、再规模化。
为他们为一小群人创造独特价值,提供优质的内容或服务并使其产品化,最后辅助个人风格和影响力去制造溢价,从中获得睡后收入,是个体在未来5-10年不可忽视的发展机会。
近两年, 我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地开始发展第二身份,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浮现 。比如在某个细分领域经营起内容账号,成为靠接广告每月能有稳定收入的KOL/KOC。
越来越多的个体基于互联网轻创业,比如专注于短视频+直播运营,在前线赚的盆满钵满;有的围绕专长成立小而美的个体工作室,独立与市场交易,一人服务多家公司;有的则成为了不坐班边旅行边工作的数字游民.... . .
流量的碎片化让公司个体户化,每个人都是一个个的流量渠道。个体势能被极大的增强。
但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能成为内容创作者的人终究是少数,他需要你不断投入努力,但也是这个时代留给年轻人的机会 。B最好能加持A,与主业相辅相成,因为若处理不好之间的平衡,容易最后两边都无法兼顾。
第二,要警惕过分理想化,比如不做好充分准备就裸辞做KOL是风险很大的选择 。
设立Z, 在保持底线不崩盘的基础上勇敢地执行A,培育B,利用好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杠杆“内容+互联网”,放大自身的价值。
最后,建议要警惕网络模因污染,以客观、审慎的态度地去看待那些流行词:躺平、摆烂、内卷 ......
目前的环境是不太好过,但越是如此,越要比谁的规划更完善。
说到底,我们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不是为了塑造自己成为某一职业身份或某个领域的专家, 而是成为自己,追求一种合意的生活状态,带着种种可能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