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齐州风华录·应念兹园好② | 苏辙的大明湖“美食诗作”及其史料价值
在世人的印象中,苏辙是一名性情冲淡平和、内敛沉稳的文人,不如其兄苏轼洒脱、热情。不过,纵观苏辙在齐州时期的诗文,也不难发现苏辙的可爱之处。他饶有兴趣地寻访、品尝和书写大明湖的特色饮食,留下了一批具有史料价值的诗作。而在齐州时期所创作的诗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苏辙诗歌创作的成就和风格,闲逸淡远,颇有“王孟”之风。
(资料图片)
今日大明湖
苏辙笔下的齐州美食
在写给苏轼的《次韵李公择寄子瞻》一诗中表达了比较强烈的思乡之情:“我亦漂流家万里,年来羞上望乡台。”因为是写给同胞哥哥的诗,所以比较容易遣发思乡之情。不过,整体上来看,苏辙在齐州尽享明湖风光,生活也不乏活色生香之处,比如颇有兴致地寻找和尝试齐州的特色食物。
自古以来,人们皆知苏轼好吃,在人间百味中消弭不如意的苦涩情绪。其实,苏辙在齐州期间有不少诗歌在描写风光的同时,也写到了当时齐州的特色饮食。宋元时期的济南,水资源极为丰富,土地肥沃,河湖环绕,菱芡等水产作物十分丰富。尤其是众泉汇聚而成的大明湖,盛产菱、莲藕、芡等水生植物,齐州老百姓也非常喜欢食用这类水生蔬菜,甚至连荷叶的叶、花经过加工后也可以食用,比如荷叶粥、炸荷花。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想必苏辙来到齐州后品尝过新鲜脆嫩的莲藕,于是在春寒尚未完全褪去的春日,他饶有兴趣地来到湖边看农人如何挖藕,写了一首《踏藕》: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
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
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料峭春日,乍暖还寒,农人们撑着船在大明湖挖藕。挖藕既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摸准莲藕在淤泥中的生长方向才能正确用力,能够将整段莲藕从淤泥中拔出来。表面上看,人浮在水面,双脚踩入泥中探藕,岸上的人只见农人漂浮着踩水,看不到他的双脚在泥里作业。双脚探到莲藕后,技术娴熟的农人用脚就能将藕勾起来递到手里。苏辙显然观察得十分细致,将农人在水下挖藕形象地称之为“翻沼龙蛇动”。水下还非常寒冷,挖出来的莲藕上还带着碎碎的小冰碴,喜欢莲藕的人却等不及了,用清水洗去上面的淤泥后,便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一股来自泥土的清香和脆甜溢满齿间。
大明湖的藕食后无渣,可作为水果生食,也有油炸、凉拌等多种吃法。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还介绍了一种古代济南人别致的吃藕方法:蒸藕。将洗净的藕去节,在藕孔中灌满蜂蜜,再用面糊将口封住,放入笼中,蒸熟后即可切片食用。苏辙品尝来自大明湖的特色饮食,也深知挖藕人的不易。
除了莲藕,苏辙还写了大明湖的另一种食物:芡实。因芡实形如鸡头,所以本地人又称其为鸡头或鸡头肉。苏辙在一首诗中详细描述了和朋友在湖边采湖中芡实后煮着吃的场景,诗句之间洋溢着采摘的乐趣和芡实的香气。
芡叶初生绉如縠,南风吹开轮脱毂。
紫苞青刺攒猬毛,水面放花波底熟。
森然赤手初莫近,谁料明珠藏满腹。
剖开膏液尚模糊,大盎磨声风雨速。
清泉活火曾未久,满堂坐客分升掬。
纷然咀噍惟恐迟,势若群雏方脱粟。
东都每忆会灵沼,南国陂塘种尤足。
东游尘土未应嫌,此物秋来日尝食。
——《食鸡头》
芡实是一种水生植物,刚采摘出来的芡实外面包裹着一层紫色的外壳和青绿色的毛刺,用手去拿还会刺手。剥开外壳,里面犹如明珠的果实就露出来了,果实有大有小,大的如榛,小的如豆,通常煮着食用,可饭可菜。新鲜的芡实散发着清香,煮熟之后苏辙和友人迫不及待地品尝,“纷然咀噍惟恐迟”一句写出了众人对芡实的喜爱。苏辙此前在种植更为普遍的南方经常见到芡实,在齐州的秋日再次尝到想来也十分亲切。遗憾的是,当年苏辙吃的大明湖鸡头今天在济南已经见不到了,在江南还是季节性美食。《食鸡头》这首诗除了文学价值,还透露了北宋时期大明湖盛产芡实的事实。
大明湖盛产的最美味的食材还是鱼了。史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济南水产养殖业也较为发达,大明湖中养殖鱼虾等水产,渔人会在大明湖上捕鱼。苏辙的一首《观捕鱼》十分细致形象地描绘了渔人捕鱼的场景和鱼的烹调手法,可谓是一首弥漫着浓浓鲜鱼香气的诗作。
西湖不放长竿入,群鱼空作淘河食。
渔人攘臂下前汀,荡漾清波浮两腋。
藕梢菱蔓不容网,箔作长围徒手得。
逡巡小舟十斛重,踊跃长鱼一夫力。
柳条穿颊洗黄金,鲙缕堆盘雪花积。
烧薤香橙巧相与,白饭青蔬甘莫逆。
食罢相携堤上步,将散重煎叶家白。
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观捕鱼》
渔人们撑着渔船划在清波荡漾的湖面上,水面之下是群鱼争相抢食。因为湖中长满了荷花、菱角等各类水生植物,所以大明湖是无法用渔网来捕鱼的。怎么办呢?因为鱼太多了,用竹篾编成的席子浸入水面再往前一拉,不用费多大力气,鱼儿就都被聚到竹篾捕获上来了。白花花、活泼泼的鱼儿跳跃在渔船上,令人眼花缭乱,这是多么令渔人欣喜的收获场景!同时,这也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记载大明湖鱼虾养殖发达和渔人捕鱼方法的史料。
苏辙看到渔人如何捕捉湖中之鱼,后又细致地描绘了鱼的做法:将鱼洗净、去掉鱼鳞,切为鱼脍,雪白的鱼肉堆积在盘子中准备下锅。鲜鱼下锅后,再加上薤、香橙等做调料,然后烧熟用以佐餐或下酒,配上白米饭或者蔬菜,都是极好的滋味。苏辙未必亲自做过这道菜品,但肯定观察过厨师或厨娘是如何把活蹦乱跳的鱼儿烹制成这道美味佳肴的。“柳条穿颊洗黄金,鲙缕堆盘雪花积。烧薤香橙巧相与,白饭青蔬甘莫逆”,这四句可以媲美其兄苏轼在《鱼蛮子》一诗中所写的“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的鲤鱼的烹饪过程了。
“蒲莲自可供腹,鱼蟹何尝要钱。”苏辙在《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三》中也写过大明湖中的蒲菜、莲荷、鱼蟹等食物,应该是湖中这些物产非常丰富,所以价格也不贵,周边普通百姓日常也会食用。生活和工作在大明湖畔三年多之久的苏辙,想必尽享产自湖中的鲜美食材。
明湖荷花
闲逸淡远、语浅意深的诗风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之外,苏辙在齐州期间还有一组诗作《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这两组诗都是与文同唱和之作。文同(1018—1079 年),字与可,梓州梓潼(今属四川三台县)人,以善画墨竹而知名。《宋史•文同传》记载:“同方口秀眉,以学名世,操韵高洁,自号笑笑先生。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初举进士,稍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陵州,又知洋州。”文同与苏轼、苏辙是从表兄弟,与苏辙还是姻亲(苏辙长女嫁给文同次子),往来自然比较密切。文同称赞苏辙:“抱志不伸,委化而迁。惟我与公,交友忘年。以静喜我,申以婚姻。”苏辙也曾作文《墨竹赋》赞美文同画墨竹的技艺之高。
苏辙在齐州任职时,文同于熙宁八年(1075)调任洋州知州,洋州即今天的陕西洋县,汉中山水秀美,文同创作了不少书写洋州山水的诗作。苏辙看到文同这些诗作后创作了三十首和诗《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均是唱和的文同的洋州园亭,与齐州本地景致无关。不过,《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这两组在齐州时期创作的诗歌却很能代表苏辙整体诗歌创作风格,不妨以这些诗为例来谈谈苏辙的诗风。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
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霜筠亭》
溪亭新雨馀,秋色明滉漾。
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溪光亭》
野步西湖绿缛,晴登北渚烟绵。
蒲莲自可供腹,鱼蟹何尝要钱。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三》
饮酒方桥夜月,钓鱼画舫秋风。
冉冉荷香不断,悠悠水面无穷。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四》
齐州时期写景咏物的小诗颇能代表苏辙的诗作风格。以这几首诗为例,特别是唱和文同的三十首诗中的《霜筠亭》《溪光亭》空灵隽永,飘逸清澈,宛如一幅幅静谧中不失灵动的图画如在目前。这些诗歌写景逼真,对景物的描绘细致入微,类似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辋川集》。细细品味,似有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之静淡风味,若是将其放在《辋川集》中,几不能辨。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中的这两首则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饮酒方桥夜月,钓鱼画舫秋风”这两句,连续用六个连缀的词语勾勒出一幅明湖秋景,这幅秋景图中有桥,有船,有风,有月,还有饮酒和钓鱼的雅兴之人。后两句“冉冉荷香不断,悠悠水面无穷”则用“冉冉”“悠悠”两个叠词写出了诗句明快的节奏,以及荷花和湖面的静谧美好,宛如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歌的气质。
清人方东树在他的诗论著作《昭昧詹言》中评价苏辙的诗风:“韵不及欧,快不及王,劲不及黄,奇肆不及子瞻,而妥帖大雅,亦可谓工矣。”“三苏”研究专家曾枣庄也在《苏辙评传》中谈道,苏辙写山水景物和个人闲适生活的诗篇,酷似王维、孟浩然。这些诗歌闲逸淡远、语浅意深,回味无穷。如果说苏轼诗“本似李杜”,那么,苏辙诗就更似陶、柳、王、孟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