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快讯 > 正文

正视行业收入差距中的非市场因素|今头条

2023-05-10 10:22:27 谭浩俊


(相关资料图)

据国家统计局对138.1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的联网直报统计和72.1万家规模以下样本单位的调查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达到4.08,城镇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则为2.91,非私营单位的行业倍差明显高于私营单位。

为什么非私营单位的行业差距会比私营单位的高出这么多,原因在哪?除了私营单位工资整体水平比非私营单位低,容易使行业差距难以充分显示外,可能与非私营单位的非市场性因素较多,具有刚性收入的人员比例远高于私营单位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垄断行业员工等,都是收入有充分保证,且都与企业效益好坏关系不是很大。财政拨款单位自然不必说,旱涝保收。垄断行业,一般也不会像私营单位那样出现效益明显下滑现象。纵然因为外部因素等的影响,出现整体效益下滑现象,也可能是阶段性的,影响因素一过,很快就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甚至比下滑前更好。最典型的,就是成品油市场,可谓大起大落,但总体是平衡的,是不会影响员工的整体收入水平的。自然,比起没有保障的私营单位,收入的稳定性就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这些行业在效益好的时候,奖金多,效益差了,至多不放奖金,工资一分不少。私营单位则会出现效益好时,奖金增长有限,效益差时,工资也会减少。

除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之间的非市场因素差距外,另一个非市场因素,就是非私营单位内部的收入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尤其是企业,员工与管理人员的收入相差是非常悬殊的,一线员工收入普遍较低,收入水平与私营单位相差不大。非私营单位员工平均收入水平比私营单位高出近一倍,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拉高了非私营单位的平均收入,撇开这些人员,单纯比较一线人员的收入,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员工的收入差距非常小。

为什么非私营单位的行业收入差距很大,原因也在这些方面。金融等垄断行业,管理人员的收入都是非常高的,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师、投资部分工作人员等,收入也很高。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证券机构分析师收入百万、数百万的消息比比皆是,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高管的收入,几十万、上百万、几百万的也是很多很多。即便没有能力,但只要被安排在岗位上,收入水平就都会很高。这也是为什么有权有势者都要把子女安排到金融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这些有权有势者,还可以通过权力给子女提供各种业务,如存款、贷款、投资和审计项目等,从而让子女获得高提成、高奖金、高收入分配。如此一来,毫无疑问会拉高整个行业的收入水平,从而让那些在一线的员工、特别是银行的柜员等也被“高收入”,被动成为高收入行业的一员。实际是,他们的收入水平甚至不如私营单位员工的收入。

相较于非私营单位,私营单位的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要小不少。尽管有的管理人员收入水平也很高,但是,不仅数量很少,而且,凡是管理人员收入较高的私营单位,员工收入水平也会比较高,譬如互联网行业,高管收入水平很高,一般员工收入也高于其他行业,是真正的水涨船高。与非私营单位相比,私营单位是真正的按劳分配,也是真正的市场化分配机制。就算是收入水平较高的行业,也不会出现收入刚性上涨现象,而必须依据效益来决定收入分配,而不像非私营单位一样,只要到了工作岗位,有没有业绩和效益,高收入都是雷打不动的。

所以,对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出现的行业差距相差较大问题,应当予以重视。其中,如何对非私营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不让只占岗位、不干工作,或只占岗位、没有贡献者无法获得高报酬,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否则,不仅对私营单位不公,对非私营单位的员工也不公。员工辛辛苦苦劳动拿着低收入,有关系的管理人员,啥事不干,甚至添乱,却能拿高收入。包括公务员队伍中混日子者,也是必须改革的重要方面。

纳税人不易,拿着低收入创造财富,如果公务人员、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为纳税人服务、为一线人员服务,那么,收入分配不仅带来效率的下降,还会带来广大员工心理的强烈反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稳定基础。因此,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是必须迈出的坚实步伐。